摘自經理人 (每句話都很精采)
常感覺,職場關係似乎不太能用邏輯化或系統化的角度來詮釋,它充滿哲思,涉入了許多非理性層面,近似於次文化的維度。這裡談的次文化,不是所謂的隱晦或不道德,它更像為了職場生存所產生的「本能」,混合著柔軟的感性成分與敏銳的經驗法則,變成高度個人化的行為模式,或稱為處事準則。
在漫長的職場人格養成過程中,你選擇接受什麼養分,就會形成什麼樣的人,終將決定每個人的職場樣貌:沒有標準,無涉對錯,沒有好壞,不由分說與論斷。所有行為背後,都只有一個答案:想生存下去而已。這次專欄想與讀者聊聊:關於電影《大公司小老闆》裡,一個大叔的中年職場危機拆彈的故事。
《大公司小老闆》:一個中年大叔遭逢降職的逆轉之路
任職於《美國體育》周刊的廣告業務部主管丹佛曼,性格正直,管理風格資深而純熟,業務團隊成員都跟隨丹佛曼多年,是彼此信賴的團隊夥伴。在其帶領之下,廣告業務一直呈現優越穩定的狀態。
某日無預警地,《美國體育》被一跨國集團「全球公司」併購,空降了一位年輕主管卡特擔任廣告業務部主管,成為了丹佛曼的上司,而且年齡只有丹佛曼的一半。卡特毫無廣告業務經驗,能獲得高位,僅是因某次產品會議的簡報獲得高層青睞,而後得到這樣一個寶貴機會。遭逢降級的丹佛曼,自然受到不小打擊,心中更是無法接受。然而,高齡 51 歲的丹佛曼礙於沉重家計與財務問題,不得不接受現狀,成為卡特副手。
瞬間成為了「中階主管」的丹佛曼,不僅要學習與年輕上司卡特相處、面對傳統紙媒式微帶來的壓力與不安、以及提高35%廣告業績的目標壓力。更令人感到掙扎的是,還接到刪減部門預算的指令,必須殘忍地裁掉已如老友般的兩名團隊資深業務成員。
狀況排山倒海而來,丹佛曼毫無反抗與轉圜的餘地,只得逐一痛苦地面對與解決。最終,在一番心理調適後,丹佛曼選擇接受現狀,真切地認知當下狀態,放下身段與成見,不消極抵抗或倒戈,而是運用資深的職場經驗,敞開地與卡特協作,理解了卡特的真誠與善,也建立了交心的信任關係,一同達成公司要求的業績目標。
故事還沒結束,職場的瞬息萬變,真不是人能預料的:一開始併購《美國體育》的「全球公司」,持有一段時間之後又再次將《美國體育》轉手出售。空降的卡特被解任,丹佛曼再次回任,重掌廣告業務部門最高主管,不僅如此,還回聘了遭到裁員的老戰友。劇情的發展,以最意想不到的戲劇化方式結束,卻又如此寫實。不到最後一刻,不會知道真正笑到最後的人是誰。
在這段中年職場危機的拆彈過程中,丹佛曼做對了什麼事,又做錯了什麼事?
整部電影對於事件的發生過程,少了爾虞我詐的視角,更多的是討論「如何在職場中的自處」,充滿哲學意味。而丹佛曼的心理素質,成就了這段職場關係之中,讓自己有以為繼的關鍵。
中年遭逢降職噩耗的丹佛曼,做對的第一件事,就是不妄進。雖然可能迫於現實財務與家庭狀況的壓力,讓他接受事實,但絕非表示消極的自我放棄或擺爛。雖然感到焦慮且痛苦,丹佛曼也沒有興風作浪、哭天喊地,只是讓事情發生後,維持繼續前進的狀態,這是最重要的一種修練,無關情緒,也無關毀譽。
我們都要明白的是:只要是身為受薪階級的一天,形勢永遠是大於人的。當面臨不利情況時,首要讓自己學習從劣勢的現狀中提煉,細緻地找出事實發生之後的契機與可能性。雖可能無法力挽狂瀾,也要讓自己盡可能站在相對有利的位置,竭力自保當下的周全。
辦公室裡的亂鬥,更多是自我心性的對決
在職場中,所有涉及二元對立的選擇,總是一道偽命題。因為它所談論的,永遠是態度,而非本質。
無論你選擇了什麼態度面對職場,職場主客體關係中,就是企業花錢雇你,你拿勞動力付出換去報酬,其他沒有了。所以,無論你用什麼心態面對職場,或職場如何對待你,那都不是重點,重點是你終究是否有把事情做好,各取所需不負這份薪酬。太多人不明白的是圍困或糾結於情緒問題,而忘記原本存在於職場的意義與本質。
世代議題是不變的標籤,卻從不成問題。職場之中無論世代如何交替,把「本質上的自己」怎麼擺,用什麼姿態而立,才是需要關注與覺察的。正視現實,後續能左右事情發展的,通常是自己的心態與因應舉措。與其頑劣地力抗浪潮,不如從容去理解潮汐,諳水性而移。
雖然起初丹佛曼在還無法或是不願理解的情況時,曾有過消極情緒、頑強抵抗,老想用「資歷變現」保有最後的一絲職場尊嚴,但非理性的胡鬧姿態,始終吃力而拙劣。讓整件事情產生轉變的契機,就是丹佛曼在心態上做了調適,選擇敞開甚至協助比他資淺的主管一起共好,無論是對工作本身,或是對自我,都做到了最好的提升。
原來你以為:職場是一場亂鬥,但關鍵時刻,更多的是與自我心性的對決。
在自己的修行裡,做時間的朋友,信奉長期主義
歷練職場多年,有時難免迷茫,於是我們不禁自問:這一切所謂何來,最終又將去往什麼地方。那些提不起的、放不下的,我們總慣於以妥協或就範來解釋,但更好的說法,是修行。
職場也得像是修行,過程中的際遇,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大小錨定,隨著歷練而自我完熟,做時間的朋友,就是得耐心的把路走長,才能看到脈絡,最終調校引導至心中遙指與嚮往的方向。
雖然劇中沒有具體描述丹佛曼是如何一路走到如今的位子,做為業務崗位,績效掛帥,這一切也絕非偶然。遭逢降級,不算致命傷,在職場中多年來的經驗、鋪墊與歷練,能為丹佛曼自身構架一定程度的避險機制,一時半刻也不會產生長期影響。如果做好因應,這場意外,充其量只是一場「磕絆」;此刻,他真正需要的,並不真正去「解決問題」,而是「跨過問題」。劇情最後只能說丹佛曼保有工作,僅是他讓客體決定了主體的命運,並沒有做到贏者全拿,僥倖使然。
然而,丹佛曼對長期主義的堅信與信奉,其實只做對一半。長期主義在檯面上顯見的底色,看似風平浪靜,更多的隱而不顯,是檯面下不動聲色的長期布局。
長期布局職場資源矩陣,有選擇的人,永遠占上風
多數人一頭栽入於職場之際,時間一長,很少會有意識地、定期地進行自我職場價值評估。多數都是被動地等到事情發生之後,被逼著在沒有選擇的選擇裡圍困,只能落得把自己逼上二選一的境地。留下或離開,選擇都不由自己。
讓自己毫無選擇的,通常是自己。丹佛曼在整件降職事件中表現得如此被動,那是因為他對職場太一廂情願的結果所導致,也做了最佳的負面教案。一方面信奉「長期主義」,一方面「長期注意」,更是不可或缺的。
「長期注意」注意什麼?注意身旁可能帶來的資源與機會,結識價值人脈與資源積累,並非僅做為低層次的社交用途,更多的是個人價值、資源展示。去發展職場的價值資源。與此同時,我認為一個職業經理人,至少應該經常性地與5到10個獵頭保持聯繫,除了業界情報的信息對稱之外,也能讓獵頭根據你的職業情況給予相對客觀的判斷與建議,即時為你經紀匹配適合的職位,兩個、三個或是更多。
事發至此,要留要走,你便多了許多餘裕。如果丹佛曼除了長期主義之外,也做了長期注意的應合,不圍困於僅只一個選擇時,後續要面對的就不是情緒自擾問題,而只是下一步選擇,問題就簡單多了,僅是利益與職涯發展與否的匹配程度而已。
最後,想用電影的英文劇名來收尾:「In Good Company」,聽起來有些諷刺,又有些意味深長。這世界上究竟有沒有所謂的好公司?職場很現實,我想答案不是見仁見智,而是看人下菜。職場說到頭來也只是一場買賣,沒有一個公司有義務為你的所有資歷與閱歷全盤買單。資歷與閱歷價值與否,也從不是自己說了算。如果無法為自己培養出討價還價的能力,那就只能像丹佛曼一樣,臨到中年還被秤斤秤兩,相當悲催。
何時開始都不晚,此刻開始試著為自己盤算,相信我,怎麼算都划得來,丹佛曼給了我們最好的借鏡,這也是我給予讀者最深刻而簡短的衷訴。
留言列表